塑膠成形方法:射出成形

射出成形 (Injection Molding)

同射出成型,是製作塑膠製品最廣泛使用的加工方式,原理為將塑膠原料加熱成流動狀,利用柱塞或螺桿向前推進,再以噴嘴向模具中射出成形,冷卻固化後再打開模具,將成形品頂出,即完成一個週期的製程。

 

射出成形優缺點分析

優點:

  1. 可用於製作形狀複雜、各種塑膠材質的製品
  2. 成形速度快,加工效果良好
  3. 尺寸精度易控制
  4. 可全自動化
  5. 原料浪費少

 

缺點:

  1. 模具及周邊設備成本較高
  2. 模具結構較複雜、加工不易

 

選用模具材質的注意事項

其模具為生產時重要的一環,為了有良好的模具性能及整體生產效益,必須需要選擇合適材質的模具鋼。
理想的模具材質需具備以下特性:

  1. 高拋光性
  2. 高耐腐蝕性
  3. 抗開裂
  4. 導熱性良好
  5. 耐磨損

 

塑膠射出有哪些種類?

射出成型還可細分為兩種,分別為柱塞式射出成形及螺桿式射出成形

一. 柱塞式射出成形(Plunger Injection Molding)

機台中的魚雷形擴散器,其目的主要是在於使材料分佈成薄層,以能均勻而迅速地塑化。

射出時的關鍵因素包含:

  1. 模內外的壓力
  2. 塑膠熔融成液態的溫度
    溫度方面視其所需要的黏性而定,溫度愈高,黏性愈低,流動性愈高,便有助於使熔液充滿於模穴中的細微部位。

生產方式

先將加熱室中顆粒狀的熱塑性材料加熱塑化,待其成為可塑形之液狀時,施以壓力,將之注射入模穴。經模具塑型,冷卻凝固後,再將成形品頂出模具。

 

二. 螺桿式射出成形(Plunger Injection Molding)

改良柱塞式射出成形機之噴嘴,在射出過程中能更有效的進行加熱及冷卻循環。

生產方式:

將材料放入漏斗,下落於加熱且旋轉的螺筒內,材料受高溫及摩擦生熱的作用材料逐漸塑化,隨螺桿的旋轉推動前移,聚集在前端,直到適當的數量,柱塞下降,螺桿停止旋轉,並直接向前將定量的材料推入移轉室,然後以液壓推動柱塞上升,使塑化的材料注射入模。

其中,當塑膠在注射入模前,必須先以循環水冷卻擠壓缸的前端,以防止材料在此即進行聚合的化學變化,一旦入模後,則必須等到完全冷卻聚合後,才可以脫模。

 

塑膠射出的優勢

綜合以上所述,使用塑膠射出成型生產塑膠製品的優勢主要為:

  1. 大規模生產,降低成本
  2. 尺寸、構造精密度高,且品質穩定
  3. 適用多種塑膠材料,如ABS射出、POM射出、NYLON射出、PP射出、PE射出、PVC射出、PC射出等
  4. 應用廣泛,各行業有許多塑膠零件都是以塑膠射出製成

 

※如有塑膠射出相關需求,歡迎來電/信洽詢,我司將安排相關人員接洽業務

地址:515 彰化縣大村鄉中山路一段六巷98號

信箱:service@ji-horng.com.tw

電話:04-8355057

傳真:04-83550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