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膠射出成形:模流分析

何謂模流分析?模流分析的目的

模流分析(Moldflow Simulation)是近代新興的技術,是透過軟體模擬塑膠產品在模具中成形的過程,以進行設計的診斷、驗證、進而優化產品的設計,模流分析的應用可以節省使用者大量的時間,不須再使用傳統方式建構模型來進行射出的模擬,並可提前預測產品可能發生的不良,避免在模具完成後才對產品設計進行反覆修改。

<模流分析示意圖>
圖片來源:Moldex3D官網 https://ch.moldex3d.com/products/software/moldex3d/flow/

 

 

使用模流分析帶來的益處

  • 確保模穴的均勻填充

  • 優化進膠點的位置

  • 預測產品可能發生的缺陷、降低不良率

  • 縮短成形週期

  • 降低試模次數、減少修模成本

  • 節省原料使用

  • 預測射出參數如適當射出溫度、射出壓力、以及鎖模力之需求

綜合以上的模流分析的各項優點,我們可以得知,模流分析為使用者帶來的最大的效益便是效率的提高,透過良好的產品設計,大幅度縮短交貨時間,並減少修改成本,預防不良品的發生,提高企業的競爭力,並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。

 

模流分析的應用

目前工業界已廣泛的使用應用模流分析,市面上知名的模流分析軟體包含Moldflow, Moldex3D, 3D TIMON等,建議在使用軟體前先進修各品牌推出的模流分析軟體課程,具備基礎的知識背景後,才能正確判讀模流分析,有效的使用這項技術。

 

如何正確判讀模流分析

模流分析怎麼看呢?模流分析以彩色圖展示熔融塑膠原料在模具中的流動情形、模面溫度、縮水係數等,藉由正確的判讀,可以將模具的設計更加優化,我們將模流分析的解讀簡要列出以下幾個要點:

  • 充填分析

    • 流動波前時間 (Melt Front Time):利用觀測流動波前時間,可以了解到原料填充的現況,並預測成形品可能產生的不良,當熔融的原料在同一時間填充完各個模穴,即達到最理想的狀態。模流分析在彩色圖中會以灰色呈現短射(Short Shot)或滯流(Hesitation);當熔體流速不均,部分模穴先被熔融原料填充完畢,則容易發生過保壓(Overpacking),造成成形品重量不均,部分模穴過度填充,甚至產生翹曲變形。

    • 結合線 (Weld Lines):又稱熔合線、縫合線,當熔體流速具有明顯差異時就容易發生,主要位於兩道熔體的匯合處,或是於由於肉厚差異造成的流速不均,而產生在厚薄交界處,減少進膠點數量、增設排氣孔、加大進膠點都可以減少結合線的發生、或是透過改變進膠點位置、調整肉厚來改善。需要注意的是:如結合線顏色越深,表示該處結構越脆弱。

    • 流痕 (Flow Marks):出現在進膠點附近的表面瑕疵, 通常呈波紋狀,發生主因是熔體溫度過低而導致局部凝固,在表面產生波痕,可以透過縮小流道,產生摩擦熱、或是提高溫度來改善。
    • 包風 (Entrapped-air, Air-traps):容易發生在來自各方向熔體的交集處,當包風發生在結合線時,氣體便得以排出,在他處發生時則建議可增設排氣,調整肉厚、進膠點位置、射出週期也有助於消除包風。

    • 澆口貢獻度 (Gate Contribution):表示射出素料的體積的效能,以百分比表示,澆口貢獻度應盡可能達到均值。
    • 流動波前溫度 (Flowfront Temperature):流動波前溫度代表著熔體截面中心點的溫度,其溫度變化不宜過大,過大的溫度變化容易導致成形品內部有殘餘的應力,甚至導致成形品翹曲的發生。在遲滯發生的區域容易有溫度降低的現象,容易導致流痕或結合線的發生,但溫度過高,也容易造成原料變質劣解。

    • 充填結束時的壓力 (Pressure at End of Filling):主要用於觀察填充結束時的壓力是否平衡,不平衡的壓力分佈會使產品收縮程度不一,在成品中殘餘的應力可能導致區域性的保壓不足或過保壓。
    • 固化層厚度比例 (Frozen Layer Ratio):模流分析模擬了熔融的塑膠從冷卻開始直至完全凝固的過程,一般最薄處最先凝固、最厚處最後才凝固,以彩色圖來看,紅色表示最先凝固的區域,如果結果為1 (或100%),表示截面已完全固化,過早達到高比例的固化會導致流動路徑的截面變小,致使流阻增加,產生氣孔的機會也就提高。

    • 體積收縮率 (Volumetric Shrinkage Rate):零件經過保壓及冷卻直至環境溫度期間收縮率的變化,正值表示體積膨脹,反之負值表示體積收縮。應注意收縮是否呈均值的變化,可以透過調整保壓來盡可能地達到均勻收縮,以避免後續成形品因收縮率不均而產生翹曲。

 

  • 保壓分析

    • 凹痕指數 (Sink Mark Index):用以判斷凹痕發生的機率,正值越大表示凹痕越嚴重,負值則表示產品有突出的可能。凹痕指數將體積收縮率及產品肉厚列入計算,是模流分析中一個重要的工具。

 

  • XY曲線

    • 鎖模力XY圖 (Clamping Force: XY Plot):顯示填充過程中鎖模力的變化,可以用於檢測毛邊的發生。

    • 進膠點壓力XY圖 (Sprue Pressure: XY Plot):能夠檢視近膠點周邊壓力的變化,如出現不尋常的壓力升高,則可能會導致填充不均。

 

  •  翹曲分析

    • 模具公母模表面溫度 (Temperature〔Top/Bottom〕, part ):Top表示母模面、Bottom則表示公模面,溫度應均勻,且不宜有過大的溫差。

    • 模具公母模側溫差 (Temperature Difference, part ):展現出公母模兩側的溫度差異,其值為母模面減去公模面的數值,差異過大容易引起翹曲。

 

模流分析的基礎元素

除了須具備模流分析的基本觀念外,要達到高精確度的模流分析結果,還需要達到幾個條件:

  • 正確的材料數據:

是模流分析最重要的基礎,也是進行所有模擬分析的依據,若這個最基礎的數據錯誤,後續模擬出的結果便充滿不確定性,不同的塑膠材質具備不同的物性、機械性能、黏度曲線等重要數據,都是實驗室根據真實測量而記錄於數據庫的。

  • 機台鑑定:

可將模擬出的參數應用到使用者的機台上試驗、或是將操作過的實際參數記錄下來,再到模流分析軟體中複盤模擬,達到模擬的成型參數與現場射出機臺的一致性。

  • 模具加工精度:

模具的真實數據須與模流分析的模型保持一致,技師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加工技術,且須配置先進的加工機台及程式,以達到相應的細節,模流分析的資訊才具備參考價值。

 

模流分析的必要性

那麼問題來了,是不是所有塑膠射出成形工廠都需要使用模流分析呢?其實並不盡然,仍然有許多塑膠射出成形工廠在開模時,是依據累積的行業經驗來判斷商品設計的優劣,但是透過採用模流分析軟體,預先排除不良的成因,避免重複修整模具的步驟,確實大幅改善了模具的精準度,在提升效率上助益良多。

從產品開發初期的設計到量產,甚至後續的維護修繕,模流分析在不同階段的應用都是不容小覷的一大助力:

  • 產品設計

    • 適當的肉厚

    • 材質建議

    • 產品結構優化/輕量化

    • 預測外觀缺陷

    • 結構設計驗證

  • 模具設計

    • 進膠點的建議

    • 流道/冷卻系統的優化

    • 預測收縮率

    • 預測熔體流動情形進而分析成形結果

  • 試模及量產

    • 優化射出參數

    • 降低生產不良率

  • 維護及修繕

    • 檢測不良產生的原因

 

模流分析軟體的價格

不同品牌的模流分析軟體定價不同,建議洽詢個別廠商以獲取費用明細,本篇文章僅供學術研究參考,恕不提供模流分析軟體之銷售及服務

 

射出成形模具開發

聚鴻自設模具部門,我們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技師及先進的模具加工設備,搭配Moldex 3D模流分析軟體,提供高效率高品質的塑膠射出成形代工OEM & ODM服務。如有射出成型模具開發需求,歡迎聯絡我們討論更多開模細節!

電話:04-8355057 / 傳真:04-8355059

信箱:service@ji-horng.com.tw

地址:51545 彰化縣大村鄉中山路一段六巷98號

 

參考文獻

https://ch.moldex3d.com/blog/top-story/the-latest-global-trends-of-mold-filling-cae-technology-developments/

https://www.rapiddirect.com/zh-TW/blog/mold-flow-analysis/

https://www.smartmolding.com/21-04a02/